5/14【阿圖電影院—經典電影導讀】凝視的角度:《拆彈少年》

誰是戰爭加害者,誰又是被害者?

1945年5月,德國結束了對丹麥的佔領,準備撤兵離開。以這段歷史作為背景,《拆彈少年》(Under Sandet/Land of Mine, 2015)的故事從這裡展開……

電影將德國和丹麥這兩個國家之間加害與被害的關係濃縮在丹麥士官長和德國拆彈少年身上,略去戰爭時期血腥殘酷的傷害過程,直接而毫無掩飾地描述這些少年拆彈的日子,那些戰爭中德國對丹麥的種種撕裂,轉化成憤怒加諸於拆彈少年的身上,拆彈過程中的惴惴不安彷彿就是丹麥人面對德軍大舉入侵時的惶恐。互相傷害,可能是人類在歷史的演進中,從來沒有學會的教訓,就像地雷一樣,炸到的不只是敵人,也有可能是埋下去的人。

(黑底文字節錄自 遠見雜誌.《拆彈少年》:抹除戰後遺留下的傷》)

時間:5月14日(星期三),第二次期中考後的下午2點到4點

地點:科學館一樓演講廳

導讀老師:國文科 陳𥴰如老師

報名連結:請按此填寫表單,期限至5月13日(星期二)中午12:30

5月13日下午公告錄取名單,依活動實際簽到名單統一辦理公假。

活動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