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創校年月,重大變革

 

  • 民國8年  台灣公立彰化女子高等普通學校
  • 民國10年 更名為台中州立彰化女子高等普通學校
  • 民國11年 更名為台中州立彰化高等女學校
  • 民國34年 更名為台灣省立彰化女子中學
  • 民國59年 更名為台灣省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 國89年 改制為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歷任校長

 

姓名性別任職期間
陳香妘民國107年8月–迄今
鄭曜忠民國101年8月民國107年7月
孔建國民國93年 8月–民國101年7月
蕭惠蘭民國89年 8月–民國93年7月
陳月瓊民國87年 2月–民國89年7月
賀玉琴民國81年 2月–民國87年1月
謝玉英民國68年 9月–民國81年1月
卜慶葵民國57年 9月–民國68年8月
景生然民國55年 8月–民國57年9月
沈雅利民國48年 6月–民國55年8月
葉淑仁民國46年 6月–民國48年6月
黃東生民國45年 2月–民國46年6月
吳子我民國42年 2月–民國45年2月
傅曉峰民國39年 8月–民國42年1月
 林詩閣民國39年 7月–民國39年8月
皇甫珪民國36年 3月–民國39年6月
黃  濬民國35年 6月–民國36年2月
丑澤蘭民國34年12月–民國35年5月
龜山相次日治時期
隈部至德日治時期
鈴木萬吉日治時期
大河原欽吾日治時期
渡邊末造日治時期
前川治日治時期

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校史

本校創立於 1919 年 4 月(大正 8 年),初設時稱「台灣公立彰化女子高等普通學校」(簡稱女高普),日人前川治擔任校長,初期借用彰化孔子廟左廂為校舍。


1921 年 4 月,更名為「臺中州立彰化女子高等普通學校」。因學生漸多,難於容納,1921 年 9 月,始遷今址。


1922 年 4 月,改稱「臺中州立彰化女子學校」(簡稱彰化高女),增設一年制「師範補習科」及實習小學(以前「彰化女子公學校」,即今「民生國小」為附屬實習小學)。


1938 年 3 月,同時設「師範補習科」於民生國小,供女生學習。


1944 年 4 月,一年制補習科又改為一年制專攻科。經歷 20 餘年,日人前川逝、渡邊未造、大河原敏吉、鈴木萬吉、隈部至德、龜山相次接任校長。彰化高女是當年學生數之一,全台灣最優秀的女子學府之一。師生情深,培養出許多賢妻良母,勤勞樸實的好女子。
戰後,國民政府接掌台灣,1945 年 12 月 17 日,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派王澤蘭女士來接收。更改校名為「臺灣省立彰化女子中學」,定位日為校慶。學制改為高中部、初中部,師範班(一年制專攻科改為一年制師範班),原來的二年制高女,繼續上課,側重中國語文講習至畢業為止。


1946 年 2 月,招收初一先修班 210 名。6 月舉演女生日接掌本校。12 月 5 日圖書館落成。


1947 年 2 月,皇甫珪女士繼任校長,新建光復亭一座,增闢木造教室兩間。


1950 年 7 月,教育廳派賀學林討厭女士兼代校務。8 月傳曉峰女士接掌。


1953 年 2 月,校長吳子戍女士繼任,任內新建教職員克難教室四棟,陽明樓教室四間,單身宿舍十二間及春風宿舍南棟。

1955 年春,本會設詠,創立田中分部。


1956 年 2 月,賴東生女士接掌,奉令田中分部設初中三班。任內興建樓房春舍南棟,添建陽明樓教室兩間及四週邊邊圖書館。


1957 年 6 月,葉添仁校長調掌本校,接建當行樺士教室南部;1958 年 8 月改建春筆一座,奉令田中分部遷址全校結束。


1959 年 6 月,沉雅美女士接掌,8 月日當行豐工失土水徵。校門及文政圍牆俱被沖回,任內除完成重建工程外,並添建樓房宿舍四戶,平屋磚造春舍一棟。彰化新村單身宿合改建與造一棟。增建二樓教室十七間,水塔一座,二樓教室合六戶。圖書館及倉庫各一棟。


1966 年 8 月,沈校長調任花蓮女中,景生然校長繼任。任內配合國宅實教新建春合六戶,二樓教室公間及平屋磚造宿舍一棟。


1968 年 8 月,景校長准退休,卞慶替校長接任,新建中山社宿舍戶。


1968 年 8 月,為配合義務教育實施,更名為「臺灣省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停招初中部。


1970 年,初中部奉令全部結束,專辦高中。


1971 年 6 月,開始興建科學館。至 1972 年陸續工,計有語言教室、視聽教室、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綜合教室及教學準備室等,內部設備十分完善。命名為東寧樓,以符科學東寧之意義。

1977 年 2 月,復籌建三棟學生宿舍一棟。
1979 年 7 月,卞校長榮退,謝玉英校長接任。繼續完成學生宿舍工程,至 1980 年 6 月竣工。內可容納 300 名學生的宿舍,為全省僅次於台北費教女之大規模宿舍,命名為龍旗樓。


1982 年 5 月,學生活動中心落成,命名為自強樓。一樓內設學生餐廳、體能活動及社團活動中心,二樓為藝能科教室,三樓為學生輔導中心及各類視聽室。樓房造型新穎美觀,為本校最佳休閒活動場所。


1984 年 1 月、2 月,完成司令台、看台、圍牆、傳達室及中庭花圃美化(含噴水池整修)等建設。


1986 年,繼續籌建體育館(兼禮堂,設計者為當時任職「住都局」的可文玉枝友)及四層樓圖書館各一棟,分別於 1987 年 11 月及 1989 年 9 月落成啟用。


1991 年,籌建正面的教學大樓(原已設計好以中央川堂為準,左右各五間教室,但川堂右側的圖書館因未達拆除條限,所以只蓋到川堂左五間及右兩間,共每層七間教室);籌建宿舍前二層樓第二教學大樓及宿舍統改建四層樓房。本時期自強樓、教學大樓及圖臨書整充足建築師外界專櫻及志校建造,自強樓及正面教學大樓都得到優良設計獎。謝校長在本校任期長達 12 年又 6 個月,復以校友身分回母校服務,且於任內推動成校立校友總會。


1992 年 2 月,謝校長調任彰化高商,賀玉琴校長接任。11 月完成涵青春樓特別教室之興建,涵書樓名稱出自施美雪老師的構想。

1994年6月,行政大樓二期竣工。1996年2月,新學生宿舍完工。1

998年1月,綜合大教學大樓正式啟用。2月賀校長榮退,陳月瑛校長接任,著手規劃游藝館工程發包,並正式動工。

1999年9月,種植16株小葉欖仁樹,從教學大樓穿過東樓再至體育館。小葉欖仁樹也成了彰化女中的校樹,「欖城」更成為彰化女中的代名詞。

2000年2月1日,學校改制,更名為「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8月陳校長榮退,蕭惠蘭校長接任,追加預算繼續興建游藝館。2001年10月完工並正式啟用。游藝館由陳慧文老師命名,源自孔子所說的:「君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一樓為開放空間,二、三樓分別為籃球場、網球場,地下一樓為更衣室,地下二樓為游泳池。設備新穎安全,為師生鍛鍊體魄、進德修業、游藝休憩之所。

2000年8月,規劃紅樓建築整修工程,委託校友會辦理發包簽約事宜。

2002年8月,改建求真樓前地下水抽水幫浦及水管,解決積水問題。2004年1月10日,成立第一屆全國校友會。7月蕭校長調任台南縣國立新化高工。

2004年8月,孔建國校長接掌本校,以開明穩健之舵,導引本校於悠遠的歷史航程中再開闢新的驛站。2004年10月15日紅樓修繕完工,20日彰化縣政府核登為「歷史建物」。2004年5月,第一次赴日教育旅行,師生76人前往日本橫濱高校及新宮高校獲得當地學校及媒體極大回響,開啟了本校國際教育旅行之風氣。

2005年進行美化工程,於外圍設計木造花園平台。2006年美化工程完工,開放由學生命名,最後定名為「沐心亭」。

2008年,地下五層樓科學大樓動工。

2009年1月,文建會與彰化縣政府補助修繕紅樓再造計畫。

2009年8月,興建圖書館無障礙電梯一座。

2012年2月,圖書館連接自強樓一、三樓空中廊道完工,完成體育組、輔導室無障礙通路。

2012年8月,孔建國校長榮退,鄭曜忠先生接任校長。

2013年,完成校舍合計11棟建築物耐震評估及補強工程。歷經4年工程,科學大樓完工。

2018年8月,鄭曜忠校長榮調國立新化高中校長,由原任國立岡山農工校長陳香妘女士接任本校校長。

冀望全體師生昕夕惕勵,求新求行,以發展校務、惟祈教育先進與社會賢達多與匡導,是所企幸。

校史
校史
校史
校史
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