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她時代:生涯線上─Herstory報導

↓↓↓↓↓
看更多
113學年度_生涯線上─Herstory報導(請點我)
112學年度_生涯線上─Herstory報導(請點我)
111學年度_生涯線上─Herstory報導(請點我)

113-2點亮她時代講座#4:●醫藥衛生學群●
「野動獸醫日誌」♡

生涯義工:林映岑、蕭人毓、吳采蓁、陳芋臻 114.5.21編

圖片一
圖片一

午後陽光柔和地灑在教室窗邊,外頭的鳥鳴聲與微風交織成一幅靜謐的畫面。在這樣舒適的氛圍中,我們迎來了一場與動物緊密相關的特別講座。

講者簡介

吳珈瑩 小島動物醫院 特寵獸醫師

學歷:臺灣大學獸醫學系學士、臺灣大學臨床動物醫學研究所大動物暨野生動物組碩士
經歷:臺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秘書長、社團法人桃園市野鳥學會主治獸醫師、臺大動物醫院特殊寵物門診獸醫師

關於獸醫師

獸醫分許多不同類型,例如常見的家寵貓狗獸醫、野生動物獸醫、特寵獸醫、動物園獸醫、水族館獸醫、檢疫相關獸醫、實驗動物獸醫、病理獸醫、經濟動物獸醫等,都屬「獸醫」範疇,而吳獸醫在做的特寵獸醫師,指的是專門從事「特殊寵物」(非犬貓類) 診療工作的獸醫。

「動物」這個詞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除了人們熟悉的寵物,包括提供蛋白質來源的經濟動物,課本中出現的外來種,以及吳獸醫所專注投入的野生動物。她之所以選擇這條路,是因為無法忍受一成不變的生活。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從穿山甲到綠繡眼,每隻都有獨特的生命故事,每道傷口背後都有值得探究的原因。正因如此,每天的工作都充滿未知與驚喜!

身為一位獸醫的職業生涯中,肯定會面臨心理壓力、陷入迷茫與低潮時期,例如職業倦怠,即使是對此行業抱持著興趣和熱情而加入,偶爾也會有力不從心、自我懷疑的時刻。吳獸醫最初的願景是想要幫助、拯救動物,這份理念支持她堅定地走在這條路上;而保持熱忱的秘訣,是需要在工作中持續挑戰、克服困難,並尋找到自我價值!

職場經驗談

關於治療失敗帶來的哀傷與自責,往往是獸醫路上最難熬的痛苦之一。獸醫師是少數會在職場上面臨「道德傷害」的專業人員。所謂「道德傷害」是指,當個人所做的決定和行為,違反自己內心的道德觀念、感覺到不公義時,引發罪惡、羞恥、自責、焦慮、憤怒等情緒,進而出現自我隔離、退縮等心理不健康的舉動。獸醫師可能會面臨動物病患需要接受安樂死、治療過程中發生失誤、全力以赴卻仍無法救回生命等情形,這些都是職業風險的一部分。選擇踏入此領域前,必須深思熟慮、做好心理準備,若真的碰上不如意的處境,請告訴自己:「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在野生動物獸醫工作中,獸醫角色其實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耗費最多時間與心力的是後續的照養、訓練與野放過程。動物在接受人類治療後會變得較為親人,這卻對牠們回歸野外不利,為了幫助牠們重新建立對人類的戒心,甚至會訓練用掃把驅趕牠們,讓牠們學會保持距離,增加野放成功的機會。 此外,與一般臨床獸醫截然不同,野生動物獸醫除了人道救援與醫療處置,還需肩負起教育推廣的任務。透過講座與科普,增進大眾了解動物的習性與生存處境。在治療野生動物的過程中,獸醫同時會紀錄各項數據,為保育研究提供珍貴的資料。

Q&A

Q:當野生動物獸醫師需要具備什麼基本能力,以及會面臨什麼挑戰?
A:當野生動物獸醫師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物種眾多、文獻又少,加上學校課程大部分物種都無法一一學習,非常需要本身的醫學邏輯及文獻蒐集能力協助判斷。此外,在對外協調與對內溝通都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環,團隊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Q:會救外來種嗎?
A:不會,此行為和保護原生種的理念衝突。救助外來種很可能會壓迫當地原生生物,而多派一個人去照顧外來種,就會少一個人手保護原生種。

小編後記

聽完這場講座真的有種「以前都不知道欸!」的感覺,也讓小編對「獸醫」這職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獸醫分成這麼多種;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獸醫師除了要面對生病的動物,還要處理很多心理上的壓力,像是無法救回生命的無力感、做出安樂死決定的掙扎,真的不是一般民眾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讓小編很佩服他們願意堅持走下去的勇氣。

謝謝吳獸醫帶領聽者走進獸醫與動物保育的世界,不僅讓人看見生命的多樣,也讓小編們思考,人與動物之間應該有的距離與尊重。謝謝所有為生命默默努力的人,非常值得大家效法與學習。

圖片二
圖片二